李潔明校長在《星島日報》「津中樂道」專欄中,以「人文素養(一)」為題,分享關於「人文素養」,從個體到社會的關懷,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學習的深層意義,要連結生命的意義,教育應重視態度的培養,要思考人生,在生活中應體現出愛與關懷。
傑出校友劉燕卿太平紳士, 銀紫荊星章,邱可珍太平紳士, MH與李潔明校長於2020年12月1日接受香港教育大學李子建教授的訪問,以籌備出版《九龍教育今昔》(暫名)一書。本校創校已九十餘年,作為一所歷史悠久的基督教學校,麗澤見證了香港多年來的發展與變遷,本校榮幸獲邀參與書籍之編製,安排訪談及拍攝等工作。
過去本校曾協助香港教育大學編製《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提供大量珍寶的報章資料及歷史圖片。而李教授更介紹新書《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分享香港中西區一個多世紀教育發展的流金歲月,當中也有提及本校在抗戰時期的情況。
歡迎家長及同學到圖書館借閱,或在以下連結試閱: 《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 https://www.hkreadingcity.net/book/details/5e50a5676a0b6210488b4641 《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IkwHEAAAQBAJ&lpg=PP1&hl=zh-TW&pg=PP1#v=onepage&q&f=false
疫情關係,新學年面授課堂及校內活動暫停,學校將以不同的模式讓同學在家中學習。聽說有不少學校要求學生穿整齊校服及展示容貌進行網上課堂教學,考慮這些規定的背後,當然是想培養他們接近面授課堂的生活規律和習慣,也期望在這鏡頭的監督下更認真上課,提高同學的專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