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度中六級畢業同學請注意: 1.香港中學文憑試證書派發日期由即日起至 2024年8月31日止。 2024年8月31日後證書將退回考評局,屆時同學必須自行聯絡考評局申領證書。 2.請同學親身於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8時至下午5時,星期六 上午8時至中午12時)到本校校務處領取證書,並出示身份證以供核對,如委託他人代領,受託人必須出示該生的授權信、身份證副本及受託人的身份證以供核對。 3.同學應盡早到校領取證書以便核對證書上的個人資料,如於2023年12月31日或以前向考評局提出更正資料申請,無須繳費;如於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間提出更正申請,須繳付費用 $278予考評局;於2024年3月31日後,考評局將不接納更改證書上個人資料的申請。 上述資訊以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最新公布為準。
https://blog.hkeaa.edu.hk/blog/2023_DSE_證書
西九龍家長聯會主辦 最緊要惜碳碳中和教育計劃開幕禮 環保自然保育基金資助
今天學生自治會的同學邀約學姊曾綺婷校友回校進行專訪。曾校友獲得亞洲錦標賽金牌,也是香港首次在女子成人個人組手50公斤以下級別中奪得金牌。
李校長獲邀出席青途回歸杯學界季前賽2023冠軍爭霸戰,一眾嘉賓到場支持,場面熱鬧,比賽旗鼓相當,非常精彩。
本次跆拳道大賽,不僅是技能的交流,更是價值觀的傳遞。李校長作為頒獎嘉賓,深感獲獎學生的努力,並期望他們繼續弘揚兩地的深厚友誼。
深化文化底蘊,李校長欣賞《孔子》話劇,深感其與我校校訓不謀而合。邀請家長與學生一同感受孔子的智慧,引領學生崇尚傳統文化價值觀。
恭賀我校符思豪同學於第二十七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比賽奪得一等獎!活動在武寧盛大舉行,此次比賽主題「成長·守護·築夢」,旨在培育時代新人,展現他們的藝術天賦和美好願景。
結合環保與文化,本校於「綠色‧青年‧環保交換日」中特設「穿閱紫禁城」閱讀推廣,讓家長與孩子體驗閱讀之樂並珍惜資源,共築綠色未來!
麗澤驕傲 — 我們的少年警訊團隊已走過40年輝煌歷程!始於1982年的油麻地區麗澤支會,現已有三百多名會員,期望繼續為培育有識之青作出更大的貢獻!
繼續麗澤精神,劉燕卿校友在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的位置上,推進儲蓄保護改革,彰顯「自強不息」。為我們的學生燃點希望,鼓舞前行!
深圳交流之旅,不僅讓我們的同學走進了大芬博物館和中國絲綢文化博覽館,還與龍嶺初級中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深圳衛視的鏡頭下,孩子們的笑容如此真摯,向著未來的夢想邁進!
本校祝賀曾綺婷校友(香港空手道運動員)在二○二三年亞洲空手道錦標賽女子成人個人組手50公斤以下級別中勇奪金牌。 曾綺婷校友在校期間已是運動健將,在校運會曾奪得多項獎項,今次能夠經歷不同的賽事,擊敗對手勇奪金牌,顯示出麗澤人勤學、堅毅、謙和的素質,看到曾校友在頒奬台最高位置,感到興奮及十分鼓舞。在此再次祝願麗澤人在不同的領域上取得亮麗成績,創造奇蹟。
主題:破世界紀錄的大棋盤 嘉賓:家安全人發展協會負責人朱穎詩、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愛國教育支援中心署理中心主任 李嘉敏、麗澤中學校長 李潔明、麗澤中學圖書館館長 黃坤娜、麗澤中學同學 黃浚柏、姚名聰
日 期:2023年5月20日(星期六) 時 間:上午10時30分 地 點:本校若昭校園德慧禮堂(九龍童軍徑10號) 主禮嘉賓:東華學院校長陳慧慈教授 嘉賓請於上午10時15分前就座
兩地全面通關後,特區政府要求青少年要更了解內地社會現況,特別是大灣區的高速發展。有機構主辦大灣區三天交流團,走訪太空中心、高等院校,以及大型企業,希望擴闊青少年的眼界及視野。
https://www.hizh.cn/content.html?jsonUrl=https%3A%2F%2Fpub-static.hizh.cn%2Fa%2F202304%2F09%2FAP6432c15ee4b07175af42fa2d.json
本校同學參加「多族裔青少年大灣區共融科創探索交流團」活動,兩位同學接受珠海傳媒集團訪問。
6:58 毛瑋松同學
7:39 吳嘉媛同學
(節錄)探秘“天宮”空間站、與“20系列”戰機合影、用VR體驗月球採礦……14時,交流團來到珠海太空中心,在館內專業導師的講解下,深入學習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及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歷程。來自香港麗澤中學的吳嘉媛表示,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1:1全尺寸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展示艙。“沒想到可以走進艙內,近距離地感受祖國的‘太空之家’,讓‘宇宙級浪漫’觸手可及。”
2022至23年度第十六屆全港小學數學比賽
油尖旺區
成績公佈
全區總成績
冠軍:L22A 嘉諾撒聖瑪利學校
亞軍:L14A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季軍:L15A 拔萃女小學
殿軍:L03A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
卷一:數學急轉彎
冠軍:L14A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亞軍:L12A油蔴地天主教小學
季軍:L22A 嘉諾撒聖瑪利學校
殿軍:L05A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
卷二:解難智多星
亞軍:L15A 拔萃女小學
季軍:L03A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
殿軍: L14A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早前內地電視劇《歡迎光臨》,講述北漂青年畢業後在北京的大酒店當了四年門僮,為進出酒店的客人開門及關門,整日渾渾噩噩,不知道人生目標,一場戀愛改變了生活軌迹。劇情雖以愛情為生命的轉捩點,看似是愛情故事,但當中令人思考的地方卻有很多,例如戀愛、婚姻物質和經濟條件似乎現實得無法逆轉。 有時候要鼓勵學生及早規劃人生,想着他們要為未來夢想而奮鬥。我們都在基層家庭長大,在公開考試得到好成績,考上了大學,只要堅持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在校長和老師的眼裡,好像有很多活生生的故事和例子,對「知識改變命運」深信不移,因為有很多老師也是美好生命的見證,都是一些經歷自身奮鬥,努力向上流動且是敬業樂群的典範。......
採訪當日,油尖旺青年社正好在位於尖沙咀的麗澤中學進行「九龍區共融大使計劃」活動。記者在現場見到,有逾20名來自不同地區、學校、種族的中小學生及青年參與,上午先進行畫畫培訓班,再由中學生共融大使帶領不同族裔的小學生體驗軟式曲棍球活動,現場氣氛其樂融融。 麗澤中學校長李潔明說,學校有20多名學生成為共融大使,除了在校內為基層小學生補習外,亦會陪同小學生一起參加山頂遊、密室逃脫、單車旅行等,透過服務他人,學生能嘗試自學,亦能建立自信,學習如何與不同年齡、背景及族裔的同學相處,立己立人,「青年社的活動讓同學從愛中學習、從實踐中學習、從生活中學習。」
麗澤中學中五生源琛妍: 文匯報與學校互相配合,做好提升青少年國民身份認同及培育他們家國情懷的工作,讓學生更正確和深入地認識國家歷史和中華文化,為社會作出貢獻。文匯報讓我們對正確的愛國觀念有所啟發,讓我們知道應該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得以培養我們今後成為一個良好的公民,對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成為祖國的驕傲! 麗澤中學中五生鍾小天: 文匯報多年以來以愛國愛港為宗旨,透過無數的專題和報道引導廣大讀者加深對祖國的認識,更是啟發青少年認識國家政制的優秀讀物。文匯報注重引導兩地青少年建立長期聯絡關係,也可以加深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了解。因此,我認為可在報紙上增添書信專欄,邀請學生定期投稿,與內地青少年交流關於各地文化與地區建設成就方面;另外也可作為橋樑來連接兩地同學,舉辦網上視像交流,定期進行分享會。
第十五屆全港小學數學比賽聯合頒獎典禮取消及全港獎項公布 因受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並考慮群體聚集的感染風險,本會慎重考慮後,無奈地決定取消本年度的聯合頒獎典禮,敬希各界諒解。然而在疫情下,本會及各協辦中學感謝各小學仍積極參與及支持,得以完成第十五屆全港小學數學比賽,籌備委員會將繼續肩負培養同學數學解難能力的使命,為教育界出一分力。 全港小學數學比賽籌備委員會 全港獎項 油尖旺區比賽結果
請各位踴躍支持您的心水方案:11號:便利店飲水站(隊伍名稱:自強不息) https://www.yiaa.hk/zh-hant/content/%E4%BE%BF%E5%88%A9%E5%BA%97%E9%A3%B2%E6%B0%B4%E7%AB%99 香港小童群益會與陳廷驊基金會攜手策動「感創敢為—青年社會創新服務獎」,並得到教育局、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香港島校長會、九龍地域校長聯會以及新界校長會的支持,希望藉著計劃鼓勵青少年參與建構美好的社會,由同理心出發,以熱誠帶動創意,為社會帶來解決問題的新思維。
恭喜本校隊伍「自強不息」從300多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晉身成為首30支傑出隊伍。
30強入圍隊伍 點子方案名稱:便利店飲水站 隊伍名稱:自強不息 成員名稱:毛瑋松(4A)、莫寶喬(4B)、源琛妍(4A)
經過了第一階段遴選,入圍隊伍將會進行公眾投票,並面見評審團以爭取晉身決賽。公眾投票將於2022年5月1日至5月14日進行,歡迎家長、老師及同學到計劃網站參與投票,支持本校同學。
若本校同學能成功晉身決賽,將獲資助於2022年6月至9月期間測試並實踐其點子方案。測試成果將於2022年10月的點子發布及頒獎典禮中發表。
請各位踴躍支持您的心水方案:11號:便利店飲水站(隊伍名稱:自強不息) https://www.yiaa.hk/zh-hant/content/%E4%BE%BF%E5%88%A9%E5%BA%97%E9%A3%B2%E6%B0%B4%E7%AB%99
參觀駐港部隊展覽中心 加深認識國家發展 為加深青少年認識國家安全觀、增強他們對國家民族的認識和國家觀念,香港青年團體「龍騰志青」聯同油尖旺民政事務處、油尖警區少年警訊、旺角警區少年警訊合辦,以及在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的支持下,昨日組織少年警訊一班學生會員到駐港部隊展覽中心參觀。有參與中學生表示,展覽中心內多項雕塑、人像和影片均使其感到大開眼界,深切認識到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得來不易,看到如今國家發展一日千里,對自己身為中國人十分驕傲。